在周末发生的黄河石林越野马拉松事故中,罹难的残运会冠军黄关军触动了社会的敏感神经,让公众的眼光再次投向了中国残疾人的生活现状。黄关军遇难前生活来源不稳定,为了获得奖金维持生计而多次参加马拉松比赛。有专业人士指出,中国残疾人运动员退役后本应享有的医疗等福利尚且无法得到保障, 普通残障人士只会生活得更加艰辛。
“他是聋哑人,连呼救都没办法,”有中国媒体引述黄关军好友的话说。5月22日,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发生重大户外运动事故。从第二打卡点到第三打卡点的米家山全程高原爬坡路段,因突遇冰雹、冻雨、巨风等极端天气,21人死于低温症,8人受伤。
遇难的21人大部分是国内顶级选手,其中最令人惋惜的是残运会冠军黄关军。
社会救济缺席 残运会冠军生前生活艰难
据多家中国媒体报道,家庭条件一般的黄关军一岁时因生病打错针导致聋哑,初中辍学,端过盘子、当过外卖小哥,但他热爱跑步,这些年不停参加各类比赛并取得优异成绩。2019年全国第十届残运会暨第七届特奥会,32岁的黄关军夺得男子全程马拉松听力障碍组冠军。黄关军的好友对媒体表示,黄关军经常以泡面度日,他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参加各种马拉松比赛,此次参加越野马拉松也是为了几千元奖金。
黄关军的离世在中国社交网络掀起讨论热潮。身为残运会冠军,黄关军尚且不能保障有尊严地活着,那其他残障人士的困境可想而知。
出生于体育世家的旅德中国艺术家杨伟东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,中国残疾运动员长期收入有限,缺乏福利保障是中国体育的现状。
杨伟东说:“残疾人运动员是不在体制内的,没有编制的,是临时组队。残疾人运动没有商业性,所以也不会得到广告商的支持,比赛完了哪来回哪,除了得了冠军有一笔奖金之外,他又回归常态了。”
杨伟东认为,中国与外国相比缺乏完善的社会福利机制,才导致黄关军为赢奖金遇难的悲剧:“在国外是有社会保障、医疗保障的,即使残疾人运动员再没有生存的能力,政府会给他们很多照顾,中国没有。中国所有残疾人都面临这个问题。”
2019年,中国国务院发布的《平等、参与、共享: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周年》白皮书数据显示,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,2018年中国残疾人就业人数为948.4万人,残疾人就业率仅为11%。然而,根据中国残联的推算,中国残疾人的数量早在2010年就已突破8502万。白皮书显示,截至2018年3月,全国共有904.4万残疾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,占比仅为10.6%。
2007年,中国签署了《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》,向国内外作出郑重承诺,今年又恰逢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》实施30周年,但承诺和兑现是两回事。据查询,中国残疾人按残障等级划分,每月可领取80到300元不等的补助,远远不够糊口和看病。
政策主导社会文化:残疾人没有社会价值
在1989年六四事件中被坦克碾断双腿的中国民运人士方政告诉本台,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在中国无法享受国家的资源和政策倾斜,同时,受长期的国家政策影响,整个社会环境对残障人士不够包容。
“中国的情况是把残疾人的负担转移给家庭,整个国家和社会对残疾人的帮助和福利覆盖是远远不够的,这是中国与其他发达国家非常显著的差距。弱势群体在中国更加弱势,从总体收入、就业率和社会保障各方面。”
方政说,在残障补助发放中由于权力垄断,存在重大贪污腐败问题,进一步恶化了残障人士的生活环境。方政透露,美国的医疗系统对残障人士免除全部费用。如果家中有生活不能自理的残疾人,政府还会设置专门的护理中心,甚至会派遣护工上门帮助等。
据本台记者查询,虽然中国残疾人医疗保险覆盖全体残疾人,但仍设有起付线,过线才能报销。
联合国发起的《残疾人权利公约》第二十二条明确规定,缔约国要确认无障碍的物质、社会、经济和文化环境、医疗卫生和教育以及信息和交流,保障残疾人能够充分享有一切人权和基本自由。然而,近些年在城市发展中,占用盲道、公共空间无障碍设施缺乏维护等现象屡见不鲜,社会文化环境也越发严苛。
今年四月,上海浦东一小区住户集体针对视障人士刘阿姨和她的导盲犬,不允许导盲犬在小区内便溺,刘阿姨只能牵狗去小区外的路边排便,因路况复杂,刘阿姨多次摔倒。此事一度引发中国网友声讨。
方政说:“中国市政建设也好、城市规划也好,更多的是一种形象工程,不会考虑现实中便民、利民的方案。残疾人设施体现着一种人文关怀和对弱势群体的关爱。中国执政党层面,他们对生命、人权是一种漠视,在这种概念下,他们不会想到要把残疾通道做好。他们更多地是好大喜功,做一个面子工程,能砍掉的一块就是最不起眼的残疾人辅助设施,是优先不会考虑的。”
黄关军的微信名为“人生没有完美”,头像是一张电影的截图,上面写着:“我要热爱痛苦,我要跑赢全世界。”然而他短暂的生命却永远停留在黄土高坡上,献给了他热爱的跑步事业。
来源:自由亚洲电台